让琐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赤壁小
2022/10/20 来源:不详如何做好基层治理?赤壁市依托小区公服用房,在全市个小区打造邻里中心,定期组织开好小区圆桌会,共建共治共享,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现“琐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共建:留守老人有了幸福食堂
红烧鱼块、土豆牛腩、南瓜……8月1日中午,赤壁市蒲纺桂花树社区*荆岭小区幸福食堂,多名老年人边享受着空调,边愉快地吃着午餐。涂银花老人笑哈哈地说:“好吃、干净、便宜!”
桂花树社区居民以原蒲纺集团职工为主,共3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人,社区老龄化问题突出。该社区将*荆岭小区原针织一厂俱乐部改建为邻里中心,通过圆桌会实现居民的需求清单和微心愿。
部分老人行动不便,做饭是个难题。如何解决?今年6月,社区在邻里中心召开“圆桌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主意,其中“共同创建幸福食堂”呼声 。
社区*委书记赵杨介绍,结合小区老旧改造,社区整合居家养老资金和公益岗位资源,组织居民一起动手,将小区日间照料中心改造成餐厅,6月24日正式开门营业。
“饭菜管够!”打饭现场,打菜的师傅非常舍得,勺子里的菜堆了起来,打饭的老人连连直说:“够了,够了!”
售票员介绍,两荤两素一汤,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餐8元,一般居民12元。不到半小时,已有20多位老人前来就餐。
社区腾出公益岗位,大家轮流服务。食堂与厨师宋移祖合伙,为老年人做饭纯属公益,对外接单赚钱。
如何知道有多少人就餐?大家召开圆桌会商量,由楼栋长统计就餐人数,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打电话或上门询问,并发动志愿者义务送餐。
涂银花说,以前大家都是同事,现在大家又可以坐在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又过上了热闹的集体生活。
目前,桂花树社区已召开楼栋“圆桌会”21场次,收集认领“需求清单”和“微心愿”53条,办成了搭建充电桩车棚、设置学生“爱心站台”、组建智慧养老服务队等一大批好事。
共治:老旧小区焕新颜
赤壁市华舟社区是国企移交给地方管理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薄弱。
如何改善社区面貌,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市委、市*府调研后决定:*建引领,“圆桌会”商量着办。
“基层治理,*府投入是一方面,但是居民参与更重要!”华舟社区*总支书记金玲说,社区圆桌会召开之初,火药味很浓,大家纷纷诉说着不满,反映的问题清单厚厚一沓。
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的机会,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社区在3个小区成立了*支部、13个楼栋*小组,设立*员中心户33个,形成“街道*工委、社区*委、小区*支部、楼栋*小组、*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将居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拆违是小区改造的 道难题。通过圆桌会,大家商量:*员干部带头拆。
金玲说,这种办法非常管用,施工一帆风顺。涉及到楼栋内以及居民家中的改造,资金有缺口是第二道难题。圆桌会商量:公共部分*府出资,楼栋内居民平摊。
走进改造后的华舟社区,就像走进了公园,亭台楼阁、门球场、无障碍通道等应有尽有,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慕名而来拍抖音、婚纱照,成为该市网红打卡地。一些搬出去的老职工看到社区的变化后,纷纷返回社区养老。
共享:邻里互助蔚然成风
今年73岁的饶友发不仅是*荆岭小区第三*支部书记、楼栋“益管家”,也是小区里的“”。
“我在这算年轻人!”饶友发介绍,小区里住的大部分是8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一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独居老人,这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谁来照顾是问题。
圆桌会议商定:邻里互助。
社区发动居民公开推选一批 老*员担任楼栋“益管家”,成为邻里中心的核心群体,发挥引领作用,就近服务群众,做群众“家门口”的工作。
这些年来,饶友发把公益当事业,全身心服务小区居民,全力做好矛盾隐患排查,被称为小区里的“”。他以高票当选为“益管家”,负责4栋楼,其中有14位高龄老人。
他说,每天要巡逻,上门探视,特别是独居老人,发现不对及时送医。
王兰珍老人说,不仅是探视,平时换灯泡、换水龙头,缴水电费等琐事他们也都帮忙干,“只要有困难,大伙都喜欢找楼栋‘益管家’。”
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赤马港街营里社区成立了16个小区*支部,由小区*支部牵头,每月在邻里中心召开小区圆桌会,创新“四零”服务模式,即便民服务“零”跑腿、红色物业“零投诉”、志愿服务“零距离”、关爱帮扶“零缺失”。现在港道清淤、供水管网改造、路灯安装等均一一落实,环境变化,人也跟着变化,大家争当小区“服务员”,小区已从“城乡接合部”变身“城市后花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通讯员童金健贺祖清)
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