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工作会议举行精

2022/9/20 来源:不详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90611/7208841.html

9月17日下午,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工作会议在济南大明湖超然楼广场举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研究部署全省文化旅游发展重点任务,加快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以省、市、县(区)三级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上,有关市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济南

适应新形势谋求新突破

全力加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府

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

近年来,济南市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着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力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天下泉城”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相继获得中国旅游影响力夜游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等殊荣。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坚持放大格局、强化载体、优化服务,持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开放共享、协作联动

构建区域旅游新格局

围绕活跃城市、带动周边,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加快推动省会经济圈旅游业一体发展。

一是构建一体化开放市场。积极推动经济圈主要景区门票联动优惠,对持有7日内圈内城市重点景区门票的来济游客实行相应优惠。规范导游讲解内容,对到济游客同步推介圈内城市及重要景点。

二是推进一体化品牌打造。建立旅游信息统一发布机制,通过文旅博览会、线上营销等形式,共同推介“天下泉城”等旅游品牌。整合济南国际泉水节等节庆资源,打造重大节庆、会展、论坛活动集群,提升经济圈文旅影响力。

三是建立一体化合作机制。发挥山东*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作用,与泰安、济宁协同共建“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建立省会经济圈旅游产业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圈内城市文旅规划“一张图”,努力实现融合发展、合作共赢。

坚持常态防疫、优化供给

激发旅游发展新活力

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完善服务保障和规范标准体系,全力打造品质旅游高地。

一是加强科学防控。坚持精细管理,突出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完善全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和应急预案,全面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等防控措施,规范行业经营、提升服务水平,创建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二是打造消费热点。立足当前以国内游为主的市场格局,重点发展近郊游、民宿游等短线项目,大幅降低天下 泉、千佛山、灵岩寺等景区门票价格,推出自驾体验游、房车露营等新模式,延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推动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三是繁荣夜间旅游。集聚整合大明湖、四大泉群等核心优势资源,提升“泉城夜宴”标志性夜景。以泉城路、芙蓉街、宽厚里等步行街和商圈为支点,打造“三纵三横”夜间旅游主干线。丰富济南相声、山东快书、山东大鼓等夜间展演,重现济南“曲山艺海”风采。

四是强化项目支撑。聚力推动47个、总投资亿元的新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建设山东德云综合演艺中心、融创文旅城、明水古城、绣源河华侨城等一批投资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旅游项目。

坚持*策引领、加大投入

完善旅游服务新体系

聚焦优化环境、城旅融合,提升泉城宜居宜业宜游水平。

一是完善扶持*策。把旅游业发展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全面落实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16条、打造夜泉城2.0版等*策措施,统筹1.2亿专项资金,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二是完善服务配套。坚持山水城景一体发展理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旅游集聚区亮化工程,完善水电气供给、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等配套措施,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三是完善惠民举措。增加公共交通线路班次,实现“零时公交网”无缝衔接,让市民出游更加便利。持续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余万元,让市民游客共享文旅盛宴。

济南市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对标先进、开创新局,不断提升省会旅游承载力、集聚力、吸引力,加快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为文化旅游强省建设贡献济南力量。

济宁

充分挖掘文化富矿

为旅游发展插上融合的翅膀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府

济宁市委书记傅明先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文化遗存余处,孔府孔庙孔林和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平方公里的微山湖是江北 的淡水湖,水泊梁山是水浒故事发源地。济宁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和文化“两创”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富矿,全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济宁打造成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三重价值

让旅游活起来、新起来、兴起来

儒家文化之于旅游,蕴含着层层深化的三重价值,历史价值是观光,文化价值是体验,精神价值是家园。济宁市将深度挖掘历史价值,处理好全面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关系,在擦亮“三孔” 文化名片的基础上,打造推出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新三孔”品牌,利用众多的文化遗存构建全域博物馆体系,让“活起来”的文物讲好孔子故事、中国故事。全面提升文化价值,充分利用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干部*德教育基地等高端平台,精心设计“国学经典研学游”“跟着孔子去游学”等研学旅游线路,让游客能静下心来感悟孔子,切身体验儒韵民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研学旅游基地。积极追求精神价值,办好祭孔大典、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开展“寻根之旅”“精神之旅”,在海内外持续掀起“孔子热”“国学热”,把孔孟之乡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文化圣地、精神家园。

保护利用“大运河” 文化遗产

让活着的运河焕发时代光彩

大运河济宁段全长公里,是运河古迹保存最完整、 原生态特质的河道。济宁市将抢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坚持点、线、面结合,统筹整合大运河文化资源,对大运河进行全境化规划设计。

一是建设“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对济宁老城区做“减法”,保护好太白楼、铁塔寺、东大寺、竹竿巷等历史街区和文化肌理,加快建设大运河总督署遗址公园、济宁运河博物馆、方特复兴之路、华侨城十里画廊等重大项目,再现桨声灯影、游人如织的运河盛景。

二是高标准建设微山湖大湿地公园,保护好万亩荷花、百里芦苇的原生风貌,争创5A级景区;加大微山岛和南阳古镇保护性开发,突出岛上古镇、水上古镇、遗产古镇特色,进一步打造产品、打响品牌、打出市场。

三是提升南旺分水枢纽遗址公园,增强体验、休闲、教育功能,让游客感受17世纪世界治水技术的 水平。

加快构建全域全要素旅游体系

让文旅融合释放出创新活力

坚持观光旅游与商务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一体打造,开发一批四季四时产品和精品线路,增加星级酒店、主题酒店、度假酒店,打造“吃出济宁味道”的孔府菜、渔家宴,推出《金声玉振》《邹鲁礼乐》等演艺精品,研发孔府印阁等一批文创产品,让游客玩在济宁、住在济宁、吃在济宁、养在济宁。全面提升“夜游尼山”、等闲谷艺术粮仓、自驾游大本营等新业态项目,实现消费群体由中老年人向青年人转变、周边市场向国内国际大市场转变。把交通作为“ 站”,构建“外联内畅”旅游大通道,今年8月份通车的跨微山湖特大桥,让南阳古镇告别只能靠船出入的历史,一座桥带火了一座岛。推广“互联网+5G+大数据”,研发“三维全景虚拟景区系统”,4A级以上景区实现5G全覆盖,实现“一部手机游济宁”。做大做强孔子文旅集团,深化与华侨城等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实施一批牵动性、现象级文旅项目,让今天的精品成为明天的文物、后天的遗产。

日照

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打响“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品牌

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府

日照市委书记张惠

日照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生态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是山东仙境海岸的一颗明珠。日照市将认真落实此次大会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全域旅游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全力促进旅游业加速回暖,支撑经济稳健上行。

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全力打造一批硬核产品,给游客更多“非到日照不可”的理由。

做靓海洋。把主城区沿海地带作为旅游核心区来打造,在免费开放万平口景区和海滨森林公园的基础上,依托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串联海洋公园、东夷小镇、太公岛湿地公园、海洋美学馆等17个已建成项目,链接开元森泊度假乐园、*海之眼、海龙湾等9个在建项目,释放集聚效应,打造独具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把海洋牧场作为新亮点来打造,充分发挥“中国国际休闲海钓之都”品牌优势,提档升级现有16处 、省级海洋牧场,打造一批现代化休闲渔业综合体,形成沿海与近远海良性互动格局。

做活山岳。依托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大青山、黑虎山等山岳资源,围绕登山、漂流、习拳、射击、多类型自行车、峡谷穿越等主题,丰富旅游产品,拉长消费链条。重点打造10条“海滨山岳行”精品线路,促进以海联山、山海联动。

做美乡村。发挥巨峰 绿茶特色小镇、白鹭湾田园综合体、不负民宿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一批精品民宿、特色小镇、观光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农家乐、渔家乐标准化提档升级,带动更多农业富余人口投身旅游业,积极用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培育更有吸引力的旅游业态

做好“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与体育、文化、研学、影视、康养等深度融合。

在旅游与体育融合上,抓住承办第25届省运会的机遇,依托水上运动、网球、足球等优质体育运动设施,持续争引 、省级专业运动队驻训,常态化举办国际太极拳、马拉松、网球等赛事,不断放大体育明星、品牌赛事的磁吸效应。

在旅游与文化融合上,深入挖掘渔文化、莒文化、茶文化内涵,加快建设莒国古城、太公旅游小镇、盐茶古道等精品项目,打造提升毋忘在莒、日出东方海之秀等演艺项目,传承开发好岚山号子、五莲茂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躺在书卷里、流传在群众间的地域文化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在旅游与研学融合上,依托科技馆、博物馆、海洋科普馆等平台载体,积极开发青少年夏令营、成长营等创新产品,加快培育研学旅游产业。

在旅游与康养融合上,重点推进日照智慧康养小镇、山海田园综合体、中华国医坛等康养项目,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提供更有亲和力的旅游服务

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优化全要素、全过程服务,更好满足游客体验。打造全域旅游交通体系。打通完善连接山海的道路,健全旅游风景道、骑行绿道、登山步道,推进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驿站、城市书房等设施建设,让游客进得快、慢慢转、玩得好。完善提升“一机游日照”APP,与“日照通”相融合,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日照。营造暖心舒心的接待环境。打造一批网红美食,培育一批打卡饭店,建成一批特色街区,让“食全食美”成为日照旅游的独特标签。加快推进兴业喜来登、东湖宾馆等五星级标准酒店建设,投入运营一批精品民宿客栈、商务快捷酒店,更好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塑造高效的市场治理和营销体系。健全完善“1+4”旅游市场治理体系:“1”是依托城市大脑,搭建一个智慧旅游云平台;“4”是建立旅游警察、旅游仲裁、流动法庭、行*执法“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机制,提升涉旅纠纷处置效率。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文旅合作联盟,与通航城市建立联合营销机制,深化与携程、驴妈妈等大型OTA平台合作,加大全媒体宣传营销,打响“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品牌,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贡献日照力量。

临沂

红色引领绿色打底

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府

临沂市委书记王安德

临沂既是孕育沂蒙精神的红色圣地,也是充盈山水灵气的绿色净土。近年来,临沂市在“好客山东”品牌引领下,突出沂蒙特色、建设旅游强市,构建了“红色沂蒙、绿色风情、乡村休闲、文韬武略、地质奇观、水城商都、温泉养生、研学旅行”8大产品体系,创建4A级景区28家、5A级景区1家,去年全市接待游客万人次,被评为“中国 旅游城市”。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府部署要求,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全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休闲旅游“后花园”,进一步叫响“红色沂蒙、生态临沂”旅游品牌。

坚持红色引领,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临沂市牢记这一嘱托,实施“旅游+沂蒙精神”行动,把*性教育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红色景区26家,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下一步,将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线,整合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红嫂家乡、省*府及八路*师司令部旧址等资源,高水平打造沂蒙精神纪念地旅游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依托沂蒙干部学院,开发特色培训课程,提升18处现场教学点,打造全国红色研学高地;挖掘红色故事,创作文艺精品,将歌剧《沂蒙山》、柳琴戏《沂蒙情》等红色作品推向旅游市场,进一步放大红色旅游品牌效应。

坚持绿色打底,擦亮乡村旅游新名片

临沂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特色是“农”。注重做好“农”的文章,积极发挥绿色生态、乡景独特、乡风淳朴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民俗、生态、非遗”,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打造了“好山好水好风情、美丽乡村看沂蒙”品牌。下一步,临沂市将重点对接长三角,从打造农产品供应基地入手,由供到引、由浅入深,把他们的人流吸引过来,重点培育田园休闲游,发挥田园综合体引领作用,片区化打造10个乡村游集聚区,景区化建设80个特色村,通过田园风光、特色农产品、农耕体验吸引游客;培育生态康养游,放大蒙山、温泉、溶洞等特色,开发山岳观光、温泉养生、溶洞体验等产品,打造高端康养品牌;培育民俗风情游,用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将沂蒙柳琴戏、草编柳编等融入乡村旅游,开发千种特色旅游商品,培育百家精品民宿,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乡村游模式。

坚持全时全景,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现代旅游是全时空、全方位的体验感受,不再仅仅是景点上的观光游览。临沂市顺应这一趋势,坚持全域旅游理念,统筹资源、优化线路、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推动“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临沂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下一步,将强化统筹理念,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思路,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加快编制新一轮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市家A级以上景区进行梳理,分类提升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文化游,打造一批精品项目、拳头项目,每种旅游产品都形成几个网红“打卡地”;更加注重线路组合,结合城乡快速路网建设,高标准规划旅游精品线路,横向上把同一类型的景点串联起来,纵向上把不同类型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全域旅游“一张网”;更加注重产业融合,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链来打造,深化一 产融合发展,开发农业游、工业游、研学游、康养游、商贸游,引进上下游高端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市场空间。

临沂市将按照这次大会和省领导讲话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快旅游转型,推动消费升级,营造“无处不风景、无乡不亲情、无地不舒适”的旅游环境,为文化旅游强省建设贡献临沂力量。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在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组书记、主任周连华

近年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围绕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以规划为引领,以文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突出抓好重大项目、重大设施、重大*策谋划落地,为打响“好客山东”品牌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狠抓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夯实产业基础

集中要素资源加大精品旅游产业培育力度,在首批4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中,认定扶持影视文化、济南市精品旅游等集群7个;在三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中,筛选确定省级支持的文化创意与精品旅游项目94个,总投资亿元,今年完成投资亿元;加大专项债券支持力度,扶持*河口生态旅游区等重点项目19个,债券额度20.5亿元,有力推动了文旅产业加快提档升级。

狠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支撑

策划设计全域旅游交通路线,“高铁环游齐鲁”体验列车相继开通,年内开工建设济枣旅游高铁,将有效串联“一山一水一圣人”及枣庄大运河等旅游景区;积极提升普通国省道旅游交通服务品质,今年3月立项省道济枣线旅游公路项目,将为打造省会南部山区最美风景线提供交通保障;积极谋划包括旅游观光在内的小清河综合工程规划,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和景观长廊。同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8亿元,集中扶持了一批旅游集散中心、景区道路、环卫设施、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狠抓重大*策落地,激发消费潜力

结合研究制定扩内需补短板42条、扩大消费市场12条、服务业改革发展10条以及扩消费工作方案等,积极谋划扶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策措施,特别是今年围绕刺激旅游消费回补,出台了力度空前的景区门票降价*策,直接降低群众门票费用5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旅游业加快复苏。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全力抓规划引领,把儒家文化旅游圈、沿*生态旅游带、胶东半岛*金海岸等重大事项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盘子,组织实施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重要专项规划;全力抓项目建设,统筹中央资金、专项债券等,支持国家文化公园、自然遗产、公共文化设施等重点项目,强力推动我省全域精品旅游加速发展;全力抓基础设施,扎实推进高铁、公路、机场、港口等建设,打通旅游交通“ 一公里”,持续增强对旅游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持续加大自然资源要素供给

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组书记宇向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资源既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省自然资源厅将在省委、省*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打好“绿色牌”,念好“山水经”,努力为全省旅游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靠前服务,强化要素保障

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重大旅游项目用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作出合理安排,积极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 基本农田。完善土地利用*策,对纳入国家、省重点项目清单的旅游产业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上应保尽保;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多种方式供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支持利用未利用地、工矿废弃地、农村闲置土地、边远海岛、荒山、荒滩,开发建设旅游项目;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支持利用现有文化遗产、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实行旅游项目用地分类管理,属于 性设施建设用地的,按建设用地管理;属于自然景观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征收、不转用。

增绿添彩,擦亮生态底色

落实*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编制*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年底前完成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修复治理18处*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加快*河流域水系绿化,年建成初具规模的*河绿色生态廊道。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快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推进南四湖、东平湖、*河三角洲、*河故道和入海河口等湿地建设,美化局部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加强地质遗迹保护,留下更多珍贵的自然奇观。提升改造一批森林公园,通过完善设施、拆旧扩绿、花境布设等措施,提高森林旅游体验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猎捕、交易、运输陆生野生动物,营造生态多样的自然环境。深入开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推行“互联网+植树”新模式,实施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平原绿化、城市增绿、乡村绿化美化、沿海绿化修复等七大攻坚行动,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生态旅游嵌入更多“绿色基因”。

留住乡愁,助推乡村旅游

坚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打造一批村庄规划精品工程,凸显乡村山水格局和自然脉络,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塑造乡村风貌特色,返璞归真,留住“美丽乡愁”。大力盘活农村闲散土地,积极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农业、医养健康以及乡村旅游新业态项目用地需求,推动乡村旅游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开展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居创建活动,今年年底前力争建成森林乡镇50个,森林村居个,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和宜居水平。

呵护蔚蓝,支持海洋旅游

加强海岸带保护,强化陆海统筹,编制全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大力实施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减少工商业活动对海洋自然岸线的占用,为游客提供更多原生态海滩、海湾、海景。支持建设滨海观光大道、滨海绿色廊道。做好用海保障,依托旅游度假区、旅游项目集聚区,积极保障邮轮、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涉海重点旅游项目的用海需求。注重长岛与烟台岛群、威海岛群、青岛岛群、日照岛群、滨州岛群五大岛群的保护利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海岛旅游项目,推动海洋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加强交通运输保障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书记、厅长江成

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省交通运输厅将按照省委省*府部署要求,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要求,把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努力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运输服务。

坚持规划引领

着力完善交通旅游“快进慢游”网络

围绕服务全域旅游,抓好《山东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规划》(-年)的落地落实,打造全省“外部交通快捷、内部交通顺畅、慢行交通丰富”的综合旅游交通网。

一是构建高效率“快进”网络。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年底全省高铁里程达到公里,拓展完善环鲁高铁游;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年底建成通车14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公里,重回 方阵。持续推进全省5A级景区的高速公路高效联通和重要风景区的一级公路便捷连接,进一步完善我省所有景区及旅游点等级公路全覆盖网络。

二是构建高品质“慢游”系统。积极推进沿海、沿河、沿湖、环山公路建设,配套增设慢行设施,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公路。不断织密全省农村公路网,具备条件建制村全部实现通油路、通客车,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三是构建一体化换乘枢纽。统筹各种客运方式,规划建设20个综合客运枢纽,以此为依托打造游客换乘中心,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坚持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交通+旅游”山东样板

一是打造生态旅游公路。树立“公路就是风景”理念,全力打造海景路、山景路、红色旅游公路。高标准谋划G威海九龙湾至西霞口段旅游公路、泰安岱岳区天颐湖旅游公路、S济泰旅游公路等示范项目。山东“最美高速”济南至泰安高速公路拟于10月底前建成通车。

二是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功能。积极推进“旅游型”“休闲型”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创新“服务区+旅游”商业模式,把原餐饮零售设施改造提升为商业综合体,开发地方特色餐饮和特产展销,推动具备条件的服务区创建成为3A级以上景点。

三是大力发展航运旅游。重点发展邮轮、游艇等水上旅游产品,推进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和烟台、日照、威海国际邮轮始发港、访问港建设,将我省至辽东半岛的客滚船舶统一提升到邮轮级别,并拓展对日、韩邮轮航线。结合小清河复航工程和京杭运河“三改二”升级改造工程,打造内河沿线生态观光带。

坚持服务为本

着力提升交通旅游服务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交通旅游联程运输。推进运输与旅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定制客运、乡村旅游班车,着力打造“空巴联运”“高铁无轨站”等联程运输品牌,鼓励开通至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

二是着力推进交通旅游智慧化。积极运用“大数据”“云技术”,打造集路况服务、视频监控、信息推送等数据互联互通的交通信息平台,实现道路交通与旅游信息互联共享,为公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交通旅游信息服务。

三是持续强化交通旅游安全保障。加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安保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旅游包车安全保障,完善旅游包车租借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持续加强旅游车在线动态监控,切实保障旅游包车行驶安全。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抢抓机遇深化融合

塑造文化旅游发展新优势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书记、厅长王磊

高站位谋篇布局

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着眼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好“起承转合”这篇大文章:

“起”,就是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推动文旅工作全面起势。将以落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为抓手,立足“文化”“康养”两大特色,抓好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带打造,全力构建“两大基地引领,两极六带支撑”的发展布局。

“承”,就是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 把握游客需求,继续打好*策组合拳,落实企业纾困、消费提振*策措施,在“畅通内循环、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

“转”,就是积极推动文旅产业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精品旅游建设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品精致、服务精良、环境精美、管理精细。

“合”,就是聚合力、添动力,跳出文旅看文旅,站位全国看文旅,主动融入大局作贡献。将紧密对接*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重大文化工程,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增强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产业

充分发挥大项目、大景区、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文旅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精品化发展。重点实施“三大行动”:

一是精品景区建设行动。以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吸引力为目标,着力完善设施、丰富业态、优化服务,加强常态化管理,提升发展质量。

二是消费引领行动。持续办好“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山东人游山东”“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等活动,落实惠民消费*策措施,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三是产业提振行动。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专班职能作用,抓实重点项目,强化 服务,落实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策,积极推动文旅跨界融合,拓展新领域、培育新业态,带动行业全面升级。

高标准提升服务

大力推进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打造“好客山东—舒心服务”品牌。重点实现“四个提升”:

一是服务效能提升。完善全省旅游服务中心管理机制,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真正让游客放心满意。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让文化场馆成为旅游驿站,让旅游服务中心成为文化客厅。

二是硬件设施提升。完善旅游标识系统,优化景区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游客集散地等服务设施,继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全面改善旅游环境。

三是科技转化提升。积极推动“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文旅工程,实现文旅资源线上服务、文旅产品在线订购、文旅品牌在线推广。

四是市场监管提升。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高层次宣传推介

实施“好客山东”品牌提升工程,构建文旅宣传推介大格局。重点抓实“三项举措”:

一是全媒体宣传。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整合16市资源,形成宣传推广合力。把“好客山东”纳入央视“品牌强国工程”,打造新媒体推广营销矩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大活动引领。精心举办“好客山东游品荟”“文旅嘉年华”等活动,用好中国非遗博览会、孔子文化节等平台,当好东道主,赢得好口碑。

三是走出去推广。深化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旅交流,常态化开展主要客源地推介活动,实施“文化和旅游孔子使者”计划,以文化的资源和舞台促进旅游宣传,以旅游的渠道和平台传播齐鲁文化,让“好客山东”成为享誉全球的靓丽名片。

此次旅游发展大会开启了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树起扬帆远航的雄心,坚定使命必达的信心,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再立新功。

烟台

在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府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

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落户烟台,是推动烟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烟台市将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高标准、高水平办好大会,为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作出烟台应有的贡献。

旅游业既是大产业,又是大民生。烟台是首批中国 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亚洲 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山、海、岛、河、泉应有尽有,旅游业发展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近年来,烟台全面落实省委、省*府部署要求,把文旅产业列入八大主导产业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构筑起芝罘湾都市休闲、蓬莱长岛文化生态旅游、滨海*金旅游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叫响了“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的品牌,旅游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本届全省旅发大会吹响了新时代山东旅游“再出发”的冲锋号。烟台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融入全省旅游发展大格局,乘势而上,奋发作为,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加快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统筹全域旅游,从“点上发力”转向“全域推开”。加快实施全域旅游五年行动计划,集中打造城市、乡村、海洋、文化、综合五大主题个节点项目,推进城乡、陆海、白天夜间、淡季旺季的统筹联动,做到全覆盖、全天候、全季节。

二是做大做强产业,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深化“文+旅”、拓展“文旅+”,抓好总投资近亿元的85个重点文旅项目,尽快把海上世界项目打造成为“烟台之窗、城市之眼”,把芝罘仙境项目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山东文旅新高地。

三是注重品牌营销,从“知名旅游城市”转向“环渤海文旅中心城市、东北亚国际文旅门户”。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文旅一体化,充分挖掘利用仙境海岸、葡萄酒城、鲁菜之都等特色资源,推动长岛争创 海洋类国家公园。

四是优化旅游环境,从“景点景区管理”转向“综合目的地服务”。着力提升城市综合能级,推进片区开发、城市更新、交通提速,完善旅游要素、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努力打造“好客山东”升级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苏ICP备17026855号-2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