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023/4/11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策,*策发力适当靠前。

而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骤进祇取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必须兼顾好“稳”与“进”的关系,这既是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现实需要。

一、稳中求进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稳中求进是高度凝练的战略思想

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还未完全消退,欧洲爆发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性上升。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需要适当放缓节奏,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重整行装再出发。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在之后连续10年间不断拓展升级其内容、赋予新的内涵,长期坚持这一工作总基调,成功应对了世界经济严峻挑战,稳住了中国经济大盘,保持了经济适度增长,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

(二)稳中求进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稳中求进的战略来做保障和支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旧的商品流通、贸易模式、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信息传播等不断发生变化,深刻影响发展模式、交流模式、思维模式和治理模式。目前,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工厂”。长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资源、能源和环境难以承载,依靠产业链前端产品和庞大的产品数量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低端产品结构性过剩,高端产品供应量不足,特别随着人口红利的消散和劳动成本的提高,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有所下降。为应对这一变化,中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和鼓励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质量,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从“制造强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三)稳中求进是统筹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近年来,欧洲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地区动荡冲突不断等多重影响叠加,个别国家逆历史潮流而动,奉行“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推行地缘*治,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滥用制裁手段,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持续低迷,美欧等主要经济体低速增长,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前期刺激*策正在逐步消化,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弱化。伴随着国际市场和国内要素条件的变化,原有增长模式受到制约,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通过稳中求进化解经济增长长期压力。

(四)稳中求进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1万元。从经济规模上看,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大,年确定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目标是5.5%,看似增速放缓,实则份量更重,对于上百亿元的经济体量要实现5.5%的增速,年增长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同时,面对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全球新冠疫情的漫延,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从发展规律上看,世界上没任何一个经济体是只增不减的,经济体量越大,提高增幅的难度就越大,特别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换挡期,经济增长幅度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新发展理念,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淘汰落后产业和压缩落后产能,主动放缓经济发展速度,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实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二、正确处理稳中求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稳”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稳”一切都无从谈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稳住经济大盘,才能稳住社会大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不确定;国内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输入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必须把稳的重点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将地方实际与中央要求相统一、相衔接,创造性的开展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住基本面、稳住速度,稳住方向、稳住节奏,为控制风险、消除隐患腾出时间和空间。同时,稳的重点还应持续支持民营经济稳定发展,民营经济占全国税收、产值、技术创新、就业的比重较大,既要发挥好国有经济市场主体作用,也要稳住民营经济主力*作用,筑牢稳定的基础,实现双轮驱动、互为补充,在稳定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进”是方向和目标,没有“进”一切都是空谈

“进”就是加快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能以进求稳,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如同骑自行车一样,只有保持一定速度,才能维持平衡,没有速度的平衡是不可持续。把“进”的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自觉融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治大局、发展大局中去把握、去研判、去决策,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提高发展速度,改善发展环境、兼顾发展平衡,实现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发挥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个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以高起点创新助推可持续发展。

(三)“稳”“进”协调,构建新发展格局

“稳”和“进”不是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目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既不能激进、片面地追求高速度发展,也不能一味为了稳定而错失发展机遇,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良性互动、平衡协调。“稳”和“进”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既不能偏颇、更不能偏废,必须注重适度原则、把握尺度和分寸、掌握火候和界限,防止“过”或“不及”,防范经济大起大落、时高时低,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长期徘徊不前。坚持稳中求进,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石和鼓点,只有顶住下行压力,才能走出上升曲线。各地有各地的条件、优势和不足,稳中求进不能强调千篇一律、整齐划一,要尊重群众实践和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要结合各地特点和实际,立足优势和禀赋,鼓励创新创造,支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挖掘潜力、激发动力,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扩大消费、激发内生动,在调整结构中释放发展空间、找到突破。

三、坚持稳中求进应抓好三个关键

(一)消除不稳定因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不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潜在风险,既要防范“黑天鹅”,又要紧盯“灰犀牛”,时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苏ICP备17026855号-2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