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都在这

2025/6/6 来源:不详

以前,中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会议是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按时间算,下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应该是年。而就在本周,在北京召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这是非常明显的一大变化。

这次突如其来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无疑是在向市场传递信号。纵观这次会议的全篇通稿可以发现,这次会议的核心是金融管控,核心句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也就是说,以后的中国金融发展必须在党中央规划的路线上进行。

除此之外,会议还释放出了明确的方向性信号,哪些行为是要继续严打、哪些行为是要鼓励支持的。关于会议的重点、要点,接下来会逐一细说。

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这其中具体提到的问题是,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金融乱象和腐败。

金融服务实体主要指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年年都在谈、年年都解决不了。这问题的症结在于现今国内实体产业的附加值太低,企业盈利空间太小以至于金融部门不敢放款。用一组简单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目前,国内银行正常对公商业贷款利率没有低于5%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利率更高;而国内体量最大的制造业中,中小企业的净利率极少超过5%的。同时,国内企业部门负债率长期超过%,这意味着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已经靠举债运营。这种情况下,企业每年的利润都不足以偿还债务利息,金融机构又怎么敢放款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管上层如何推进,执行部门的执行意愿都是很低的,只能像挤牙膏一样缓慢进行。

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是金融部门内部的问题。所有的乱象一定由腐败产生。近几年,国内已经落马了一大批金融部门高管。仅今年就有数十位金融高管落马,其中不乏还有已经退休的高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邱世杰,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秀昆,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清升,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周彦倜,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毅坤,交银金融租赁原党组成员、副总裁马宾,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原行长周宝志,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顾建纲等等。既然这次会议中着重提出了这个问题。这说明,这场金融领域的反腐风暴远没有结束,甚至未来的反腐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会议指出,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何为“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在金融领域中,所谓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普遍是指资金沉积、周转较低。现今我国的金融资源说穿了就两种:货币和土地。货币本身就是流通性极强的金融资源,除了一些被冻结的资金池外,其他已经没法再提效了。至于土地,疫情之后,国内土地流转速度也明显放缓。不少土地甚至出现了流拍现象,房地产开发商的购地意愿明显下降。这里的“盘活”可能是未来将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模式。

会议中指名的五个领域将是接下来金融行业发展的大方向。科技金融主打的是一个“国产替代”概念。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不可能解除,国产替代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方面的项目将会得到政策大力扶持。绿色金融主打一个“双碳”概念。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中,两国唯一能够达成共识、合作的就是环保。这也是外交封锁的突破口。普惠金融就是消费金融,通过普惠激发消费潜力。养老金融与当前我国的养老系统直接相关。我国养老结构严重畸形。养老产业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占比太高。以目前的养老基金情况而言,未来有可能出现养老金无法拨付的情况。所以,需要建立第二、第三支柱以填补养老金缺口问题。数字金融是对应的新兴的数字产业。今年还成立了国家数据局,显然国家对于数字产业非常重视。

会议指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这句话不需要多做解释。上海和香港被定位国际金融中心。言下之意是,其他城市不要对金融有多余想法,应该把资源投入到其他方面。只不过,从措辞上看,上海和香港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相同。对于上海用的是“增强”,就是进一步强化上海的金融属性。

而对于香港用的是“巩固提升”。也就是先巩固再提升。其实,自从香港大乱之后,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每况愈下。疫情之后,香港更加不堪。可以说,现在的香港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香港。香港的金融市场至今仍处于下行通道。一个最好的例子是,香港的恒生指数自从疫情后就持续下跌,现在已经跌回到十年前水平。这充分说明香港市场信心崩塌。而众所周知,香港的金融市场主要依靠海外投资者,香港市场信心不足就等同于国际投资者对于香港的失望。因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能不能巩固、需要多久能巩固还是一个问号。相对而言,上海的情况明显好得多。

会议指出,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以前,“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两个独立的战略目标。但以后,“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将是相辅相成战略。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吸引国际上更多国家使用人民币,从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人民币国际化的标准最终是看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的使用率。以目前情况来看,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非常有限。在Swift系统中,人民币的使用率也仅仅只有3%——4%,远远达不到国际化的目标。同时,由于美国对于国际贸易体系拥有着绝对的掌控权,想要人民币国际化,只有通过“一带一路”寻找更多国际伙伴。接下来,金融机构需要能够主动把业务对接“一带一路”上的项目。

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金融不再是以前那匹脱缰的野马,而是被套上马笼头的宝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36783号-11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