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核心观点集2022年6月13日6
2023/1/18 来源:不详一、本周要点
刘锋(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现代化基建需加强软基建
未来我国基建投资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再单纯地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要更加注重“补短板”领域的投资,通过“新基建”“软基建”提升资源整合效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在看病就医、社保体系、养老体系等领域的硬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但对应的管理方式和配套服务相较于硬基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软性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足导致效率较低,需要花大力气投入和改造。在投资的边际产出效率不断递减的当下,建议在运用财*工具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中,进一步开拓思路,以“补短板”领域为核心,展开广义的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所谓广义的国家基础设施,不仅涵盖狭义基础设施所代表的硬件设施建设,更包括住房供给、公积金与养老金制度、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机制、公共卫生与应急体制机制、基础和职业教育、现代金融体系等一系列软性基础设施。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疫后“三思”:经济的“天花板”?
相较年,当前物流、人流恢复相对较慢,或拖累供应链和消费等修复进度。疫情集中爆发时点、地点、防控难度等不同,带来的物流、人流等影响不同,例如,尽管物流已开始修复、但5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较年同期下降近8%;城市商圈客流量总体恢复不明显、5月平均只有年的40%左右,而年3月客流量已开始逐步修复、4月已恢复到年的50%左右。经历两年多疫情反复,微观主体报表更加脆弱、信心明显弱化,修复难度加大、结构分化。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同比4月接近40%、与年大体相当,但经过一轮“爬坑”之后、企业资产负债增长动能或趋下降;以休闲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营收持续收缩。企业经营低迷,推升居民收入和就业压力,进而影响消费、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历史新低,高频数据显示,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品增长均乏力。当务之急,减少防疫“一刀切”,科学防疫的同时,加快人流、物流恢复。变异*株特性等,导致局部地区疫情仍有反复,进而影响跨地区人员流动,民航客运量持续回落、4月创历史新低;人员流动受阻,进一步影响了物流畅通,快递、重卡等水平均未回到疫情前。坚持“动态清零”下,眼下地方或需因地制宜、优化防疫措施,保障人流、物流畅通基础,或才能加快相关消费、供应链等修复。
盛松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二季度大量房企的美元债到期人民币贬值增加房企的风险
在不改变去杠杆*策目标下,适当延长去杠杆的周期。对三道红线不达标的房地产企业,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在维持当前指标六个月不上升的前提下,继续提供贷款。贷款集中度管理,对各银行的达标时间可以考虑往后推迟半年或一年。支持房地产项目收购。在确保资金用途合理的情况下,适度降低预售资金冻结比例;在一定行*区域内,房企预售资金可以跨项目调剂。
二、经济前瞻
刘锋(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现代化基建需加强软基建
未来我国基建投资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再单纯地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要更加注重“补短板”领域的投资,通过“新基建”“软基建”提升资源整合效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在看病就医、社保体系、养老体系等领域的硬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但对应的管理方式和配套服务相较于硬基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软性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足导致效率较低,需要花大力气投入和改造。在投资的边际产出效率不断递减的当下,建议在运用财*工具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中,进一步开拓思路,以“补短板”领域为核心,展开广义的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所谓广义的国家基础设施,不仅涵盖狭义基础设施所代表的硬件设施建设,更包括住房供给、公积金与养老金制度、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机制、公共卫生与应急体制机制、基础和职业教育、现代金融体系等一系列软性基础设施。
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内需企稳回升——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
随着全国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稳步推进,5月多项经济数据企稳回升。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工业生产重新回正,消费出现较大反弹,投资尽管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基建投资仍有所加快。6月,在复工复产快速推进的带动下,供需两端会继续改善,各项经济数据的恢复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当前,在“稳增长”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下,当务之急是要加大*策力度,二季度后期和三季度前期增量*策工具推出及其力度、提前量和冗余度的把握,至关重要。
廖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随疫情好转明显反弹
在防疫措施大幅放松的预期下,考虑积压释放效应,6月可望出现一个比5月份强劲得多的报复性反弹,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复苏至6%左右。则2季度和上半年的GDP增长速度将分别为1.3%和3.3%左右。下半年,防疫措施大幅放松和宏观经济*策宽松加码的效应将全面释放,促使经济复苏实质性地加速,初步预计GDP增长5.5%左右。鉴于此,预计年我国GDP增长4.5%左右。
李宗光(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稳中向好的趋势进一步强化
1)5月份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至少已经非常接近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供应链的强大韧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府的务实高效,将疫情防控与稳定经济较好地兼顾起来;2)随着稳定经济大盘33条的落地,以及防疫措施的科学优化(比如卫生部门的九不准),经济复苏的势头还将加速;3)同时,我们看到,线下消费、服务业复苏势头相对滞后,线下消费商户困难较多。下半年,稳增长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刺激消费上,比如地方主导的发放消费券等活动;4)房地产的改善仍有较大空间,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如何在房住不炒大前提下,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需求层面,要抓住合理需求、改善性需求牛鼻子;供给层面,改善民营地产商融资环境和信心,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启动房地产行业这个“周期之母”。5)随着新冠药的成功研制,疫情防控措施可以与时俱进地改善、优化,利用科学力量,以最小代价控制住疫情,实现“疫情防控”与“稳增长”的更好兼顾。
汪涛(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全球滞胀风险和应对*策分析
全球滞胀风险具有异质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欧洲国家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高。二是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也出现了增速放缓和通胀高企的现象。三是亚洲各国的表现较为突出,滞胀风险相对较低。当前的通货膨胀现象是供给和需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需求侧效应在美国可能更显著,这是因为美国执行了宽松的货币*策和大规模的财*刺激措施。另一方面,我们正面临一系列严重的供给冲击,也不应忽视某些背景因素带来的影响,例如,减碳的努力和去全球化力量都推高了商品价格,并且这些因素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当前形势下,合理的应对*策应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美联储和其他央行是否应采取激进的紧缩货币*策。第二,大幅收紧*策可能带来经济衰退。通胀和经济停滞哪个更需要避免。第三,考虑到通胀的供给和结构性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比原来较高的通胀率是否对经济更有益。第四,考虑到通胀的多种成因,完全依靠货币*策来对抗通胀是否合理。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繁荣的顶点?美国“硬着陆”风险讨论
疫情期间的供给冲击,让经济更易“滞胀”、*策陷入“两难”;货币*策“慢了一拍”、财**策“有心无力”,加大了本轮周期“硬着陆”的风险。持续的高通胀,已成为影响美国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宏观变量;慢了一拍的货币*策,只能“赶作业”式的收紧,持续保持高强度的收紧。与过往周期相比,财**策更被动的处境,使货币收紧的同时,财*对冲有心无力,加大经济“硬着陆”风险。货币金融环境趋紧的背景下,地产链条、弱资质企业等领域或更早表现出脆弱性,其风险暴露情况也需要持续重点观察。年大部分时段,30年期按揭贷款利率在3.0%附近上下浮动;年初以来加快上行,截至4月中旬以来持续保持在5%以上;其他期限的利率水平有类似特点。地产、汽车、弱资质企业等领域,相应经济活动对利率的敏感度较高,利率快速上行的影响,或更早体现。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美联储28年来 加息,抗通胀的经济代价有多大?
美联储的加息路径成为 风险来源,左右下半年经济预期和市场走势。警惕美联储加息对经济的四大副作用,或引发衰退风险。一是房地产销售走弱。美联储加息后利率飙升,抵押贷款需求锐减,销量下跌;全球建筑商协会NAHB指数新低,开工活动低迷。二是失业率反弹。美联储当前的预测已显示,允许加息后失业率上升以实现通胀降温。往后看劳动力继续修复的动能已明显放缓,就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减弱。三是制造业投资转差。美联储加息后抑制了需求,制造业PMI景气度下行,投资意愿不足。四是居民消费低迷。美联储加息难以解决供给短缺所引发的通胀,高通胀使得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信心和消费倾向下行。资产价格怎么看?大类资产衰退交易不断演绎,在“滞”与“胀”之间切换。预计美债摸高3.5%之后,或将进入区间震荡。美股短期有修复的空间,但是中期三重承压,尤其是成长风格受冲击更大。预计美元指数高位震荡,全球加息周期继续升级,欧央行等非美经济体货币紧缩追赶美联储,美欧利差收窄引发美元回调。
伍戈(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追回的经济
环顾周遭,微观主体整体预期依然低迷,但用电量等表征的经济环比增速已趋改善,金融市场也给予积极反馈。但与过往不同,也许是出于对动态清零下现有病*高传染性及疫情反弹的顾虑,本轮峰值后管控放松速度明显偏慢,压制了经济环比修复的弹性。疫情并没有阻断基建投资等年初既定的资金流和项目储备量,叠加近期*策增量,实物工作量脉冲式的反弹显而易见。真正值得担忧的是,国内疫情持续严控下人员流动的长期缓慢、消费服务业的深度低迷,以及海外管控放松下我国出口份额的收缩性趋势。展望未来,疫情峰值后经济“自然回补”和*策“主动发力”的逻辑延续,投资及整体经济三季度有望达到阶段性高位。核酸常态化下大规模疫情复发概率降低,但经济能否回归常态依然受制于疫情管控。若无增量*策,随着外需回落,四季度经济可能边际回落。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疫后“三思”:经济的“天花板”?
相较年,当前物流、人流恢复相对较慢,或拖累供应链和消费等修复进度。疫情集中爆发时点、地点、防控难度等不同,带来的物流、人流等影响不同,例如,尽管物流已开始修复、但5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较年同期下降近8%;城市商圈客流量总体恢复不明显、5月平均只有年的40%左右,而年3月客流量已开始逐步修复、4月已恢复到年的50%左右。经历两年多疫情反复,微观主体报表更加脆弱、信心明显弱化,修复难度加大、结构分化。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同比4月接近40%、与年大体相当,但经过一轮“爬坑”之后、企业资产负债增长动能或趋下降;以休闲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营收持续收缩。企业经营低迷,推升居民收入和就业压力,进而影响消费、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历史新低,高频数据显示,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品增长均乏力。当务之急,减少防疫“一刀切”,科学防疫的同时,加快人流、物流恢复。变异*株特性等,导致局部地区疫情仍有反复,进而影响跨地区人员流动,民航客运量持续回落、4月创历史新低;人员流动受阻,进一步影响了物流畅通,快递、重卡等水平均未回到疫情前。坚持“动态清零”下,眼下地方或需因地制宜、优化防疫措施,保障人流、物流畅通基础,或才能加快相关消费、供应链等修复。
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消费和服务业修复在望市场并未充分预期
多维*策推动制造业投资成前5月数据 亮点;基建投资全年增速预计在7%-8%之间;传统宽信用主体已基本没有扩张区间应尽快切换目标;结构性工具仍有很大*策空间;通过宏观审慎考核提升结构性*策效果;突破附加条件美联储加息75BP符合预期;美联储紧缩*策下半年将趋缓对国内*策牵制逐渐降低;纳斯达克仍有机会*金大概率上涨;下半年疫情好转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