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谈判美方一言不发干坐132分钟,3
2023/5/14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曝光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39.html
年6月,第五次战役结束,联合国*被推回 。面对 的攻势,联合国*似乎只能挨打,只能被按在板门店谈判。
在谈判开始前,李克农受中央之托,前往朝鲜主持谈判工作,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乔冠华。
李克农
7月5日,李克农一行人抵达辽宁安东(丹东),从此地渡过鸭绿江,对面就是炮火连天的朝鲜了。
当天晚上,我驻朝大使馆参赞柴*武专程赶来迎接,吉普车经过一夜的颠簸,一行人于次日凌晨抵达金日成指挥部。
在这之前,中朝与美*与韩国*先后通电,就谈判事项达成协议(部分):
谈判地点必须设在 上的开城
谈判日期为7月10到7月15日
双方各派联络官3人,翻译2人,于7月8日上午9时在开城举行预备会议。
以此协议为前提,双方拟定了谈判人员。
中朝方面:首席代表为朝鲜人民*总参谋长南日大将,还有 副司令员邓华, 参谋长解方,朝鲜人民*司令部侦察局局长李相朝少将。
美韩方面:美国远东海*司令官特纳乔埃,美国远东海*副参谋长奥尔林勃克,美国第八集团*副参谋长亨利霍治,美国远东空*副司令官劳伦斯克雷奇,韩国第一**团长白善烨。
在经过第一轮联络官谈判后,双方代表也正式坐了下来,开启了长达两年的谈判时间。然而在这场谈判中,美国人将撒泼耍赖表现得淋漓尽致。
洋相
年7月8日,美韩谈判联络官一行五人从汶山里乘直升机飞过临津江,降落在指定的着陆场。
随着直升机的舱门缓缓打开,朝鲜三位*官走了过去,双方既没有握手,也没有敬礼,就像是高手过招,相互点到而止,这也预示着这场谈判不会轻松。
美*上校肯尼走到会场门口,往里望了望,不待东道主引入,便对中朝联络官说“请坐”,很显然美国人把他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主人。
担任我方联络官的张春山先是一脸的惊讶,紧接着是气愤。因为按照汉文化圈的习惯,面南者为胜者,面北者为败者,即便我们对此并不介意,那也实属不该。谈判场地中朝双方的主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应该是客随主便,而不是如此傲慢无礼。
不过后来有消息证明,美方联络官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朝鲜代表白善烨的主意。
五次战役后,我谈判代表团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加入谈判的,这引起了白善烨的不满。在白善烨看来,将谈判场地设在开城就是一种失败,在汉文化圈中,往往是胜者要求败者来己方势力范围内谈判,所以这场谈判还没开始就失败了。
既然没办法在战场上找回面子,那就在谈判场上找回面子,白善烨开始给美国谈判代表出主意,想要来一招反客为主。
停战谈判,自然是靠战绩和实力说话,中美双方对此都了然于心,只有韩国人喜欢逞一逞口舌之快罢了。
最后双方隔着一块带有绿色布条的桌子相向而坐。张春山让服务员送来了茶水和糕点,这本是尽一尽地主之谊,然而在白善烨的建议下,却被一拒了之。
白善烨
韩国人似乎正在用自己的自卑,来影响美国人的判断。不过这只是联络官之间的谈判,并不能决定会议的走向,最终拍板的还是双方谈判代表团。
在双方联络官的较量之中,这场长达两年时间的谈判,在针锋相对中拉开了序幕。
静坐
年7月11日,双方谈判代表团正式展开交锋。一上来美远东海*司令官特纳就高举“新闻自由,报道对等”的大旗,要求允许记者进入开城,对谈判进行实时报道。
紧接着就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李奇微的信件,当着大家的面开始宣读。之后又以十分强硬的口吻,要求国际红十字会访问战俘营,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特纳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我方的尖锐反驳。因为在之前的联络官谈判中,双方确认且首肯此次谈判只涉及*事问题,而记者与红十字会皆不属于此问题,美方提出此观点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
特纳被一下子噎住了,美方陷入一片寂静的状态。在沉默了片刻后,乔埃越想越气,愤怒起身对我方重复了一句“在记者团能够成行之前停止谈判”,随后起身离席,乘坐直升机呼啸而去。
8月10日,双方再次重启谈判,本以为这次美韩会带着诚恳的态度前来谈判,然而事实再次出乎意料。
特纳见上次的“意见”并没有起到效果,又心生一计,对我方提出的条件一笔带过:“将 作为分界线的考虑和讨论到此为止。”
这言论迅速引起了朝鲜南日将*的不满,他激烈反驳道:“这项讨论还未开始,你们没有理由拒绝以 作为*事分界线的建议。”
面对南日将*的反驳,特纳对此是一言不发,会场再一次陷入沉默当中,只听见双方谈判人员急促的呼吸声。南日将*死死盯着乔埃,嘴里叼着的象牙烟嘴就像一门大炮似的朝向对方,似乎随时炮弹就可以发射。乔埃不甘示弱,以同样的姿态回应南日将*。
双方谈判代表团就这样僵持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谁都没有想要先开口的迹象。坐在联络官席上的柴成文起身,走出了会场。
此时李克农和乔冠华坐镇在一百米远的一间民房里,随时准备处理谈判事宜。柴成文走进房间,喊了一声:“李队长,乔埃装死狗了……”
柴成文将事发经过复述一遍,李克农扶着额头沉默了片刻,对柴成文说:“你们赶快回去,就这样坐下去。”
柴成文立刻返回会场,写了一张条子交给了解方,纸条上只写着三个字:“坐下去。”
南日将*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打算和乔埃一直耗下去。
朝鲜南日大将
这一幕就像是一出哑剧,双方在沉默中一直盯着对方,中间或有响起打火机的声音,要不就是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已经风起云涌。
最终在坚持了分钟之后,特纳终于无法忍受,率先提出:“我建议休会,明天早上十点继续。”
逃会
年,元旦钟声响起,时代再次往前跨越了一大步。然而在板门店的帐篷里,谈判双方还在继续胶着。美国谈判代表施展了百般技艺,我方仍然是怦然不动。美方见硬得不行,那就来软的。
突然有一天,美方代表特纳在会场上大谈特谈中美友谊,企图以此举来拉拢中美关系。只见特纳拿出一份之前准备好的稿子,有模有样地念了起来:
“联合国*从来没有任何进攻中国的意图。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意图,因为联合国*的命令是限于在朝鲜作战……我们美国人很佩服中国人民。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与敌人作战时英勇的表现,我们曾和他们并肩作战。在反侵略的战争中曾和他们站在一边……我们相信中国人民现在不会,也许永远不会与我们为敌。我们因此有很大的希望,伟大而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不会突然就变了。”
美国人念得很美好,可解方的一席话却让这段诗歌般的语句变得一文不值。解方将*冷冷地说道:“你跟我讲中美友谊?你们霸占台湾,是对我们友好?你们要打过鸭绿江,轰炸扫射安东,是对我们友好?”
我安东遭到联合国*轰炸
对解方将*提出的这些质疑,纳特的回复只有一个:“没有。”
中朝双方代表对此哄堂大笑,几乎没有给特纳留任何的情面。这让特纳有些恼羞成怒,嘀咕了一句:“有何可笑,讥笑真理罢了。”
这句话传到我方人员的耳朵里,解方继续说道:
“我们不会讥笑真理,而是讥笑你们说谎都不会脸红。这几个问题,都是你上司公开说过和做过的,你却一点也不承认,你们轰炸安东,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都承认了,你却说没有。”
特纳耸了耸肩,哑口无言。
紧接着双方进入正式谈判,从小组会议到参谋会议,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已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在之后几天的时间里,会议时间变得越来越短,从十来分钟就散会,逐渐演变为八分钟、五分钟、三分钟。一直到4月10那天,板门店谈判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
双方于11时坐下开始谈判,对话的内容是:
“贵方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没有!”
“由于贵方没有意见,本代表提议在明天的规定时间以前休会。”
“好的!”
整个过程只有三十秒的时间,便各自离场。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海*中将乔埃执行了10个月的谈判任务后,出现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的现象,主动要求撤销自己的首席谈判代表的职务。最后由美国第八集团*参谋长哈里逊接替特纳,完成后面的谈判任务。
三天之后,哈里逊带着人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他说话的逻辑与特纳如出一辙,毫无礼貌,漫不经心,经常在我方发言时,他吹着口哨翘着二郎腿。
而这次发难的是朝鲜的南日将*。南日质问他道:“你为什么纵容部下战俘营的俘虏,而你们却连一次都交代不明白?”
哈里逊
此事直接插到了哈里逊的软肋,他说道:“没有的事情,那只不过是欺骗而已。”显然哈里逊并没有做好功课,随口应付罢了。
年2月中旬到3月中旬的一个月里,哈里逊的部队在巨济岛对俘虏有过屠戮行为,这一事件是联合国*司令部承认的,第八集团*司令员范佛里特对此也是认可,而哈里逊否认此事也就是认为他的上司蒙骗他。
当南日将*将此事讲明白,哈里逊被吓得不轻,口哨不吹了,二郎腿不翘了,像是变成了一个乖乖仔。在之后的五分钟里,哈里逊哑口无言。
之后哈里逊再次拿出特纳的拿手戏:“我建议休会。”说完便起身想走。
突然传来一句话:“请注意一下礼貌,您的翻译还在讲话。”
似乎这句话震动到了哈里逊,只好不情愿地再次坐在椅子上。
在中朝这里没有得到一点好处,还到处吃哑巴亏,以至于哈里逊后来连这点礼貌都不想保持了,每天开会就是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稿件,强调我方方案不可更改,然后便开始吹口哨,打哈欠,无精打采地看手表。
等到这个流程全部走完,哈里逊便会建议休会。甚至还出现过哈里逊三次建议休会,并没有得到我方认可直接退场的情况,美方的态度似乎越来越差。
句号
不过随着艾圣豪威尔的上台,艾生豪威人认为 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外加上美国的核心力量应该在西欧对抗苏联,而不是在朝鲜半岛闻西伯利亚的空气,于是 还是走向停战。
年4月,被美方单方面终止的停战谈判重启,6月就战俘问题达成一致,停战协定也就板上钉钉。
年7月26日,迎来了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第一天,中朝双方都沉浸的喜庆的氛围当中,连各国的记者都跑来讨要一杯酒喝。
全世界瞩目的7月27日,上午9时,板门店签字大厅已经布置完成。按照事先的约定:
大厅东西两侧各摆放了一张长方形会议桌子,中间摆放着一张小方桌。西边的桌子上插着中朝两国的国旗,东边插着联合国的国旗。
彭德怀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当天上午9点30分,双方代表人员入座。10点整,南日大将、哈里逊中将分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然后又送到克拉克的帐篷里和金日成元帅的首相府签字。
7月28日上午9时30分,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至此,一场历时两年零十几天的停战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