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前,会议中赫鲁晓夫挑衅陈毅,毛主
2023/6/8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干什么?我是苏联第一书记,是第一书记!懂吗?”
“第一书记也得讲道理!”
年0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应邀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建国十年纪念庆典。
在此次会谈中,赫鲁晓夫与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们围绕着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印关系逐一交锋。
尤其是在中印关系上,赫鲁晓夫与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元帅之间爆发了剑拔弩张的争论。
双方你来我往,毫不退让,场面一度闹得不可开交。
这时,一旁冷眼观看的毛泽东不紧不慢地说了几句话,结束了这次唇枪舌剑的会谈。
两方不欢而散,赫鲁晓夫悻悻离去,并在此后再也未曾访问中国。
(中苏会议图片)
(一)中印边境战云密布苏联背叛盟友高调宣布“中立”
事情得从年中印之间的朗久事件开始说起。
中国西南边陲在年,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是年3月22日,印度领导人尼赫鲁致信中国*府,要求承认麦克马洪线为中印无可置疑的国境线。
文宣先行、武力为盾,印度在边境上作出了超出此前任何一年的*事冒险行动,派出武装人员明目张胆地深入国境线建立哨所。
有的哨所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麦克马洪线。
5个多月后,两方在朗久地区展开小规模交火。
一支印*部队率先攻击我边防*,中国*队予以强势还击,造成了对方一死一伤,印*被迫狼狈撤走,双方边境局势空前紧张。
(周恩来与尼赫鲁)
事件发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毫不意外地站在了印度一边,西方舆论一边倒地不分青红皂白同情尼赫鲁,谴责中国。
恰巧在当月,苏联和美国刚刚举行了首脑会晤,赫鲁晓夫在美国得到了隆重的欢迎,美苏两国外交关系得到了缓和。
赫鲁晓夫在此行中多次称赞美国总统,高调宣扬"和平共处"、主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缓友好,而这一切都让中国领导人看在眼里。
在这样微妙的国际氛围当中,赫鲁晓夫开启了他最后一次的访华行程。
(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
(二)口无遮拦的赫鲁晓夫气氛尴尬的十周年庆典
和第一次热情洋溢的访华不同,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更像是一场面和心不和的会晤。
一踏上中国土地,赫鲁晓夫就感受到了一股诡秘的气氛,在机场上的演讲竟因话筒故障而尴尬频出。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国宴上,各国共产*代表齐聚宴会其乐融融,可未曾想因为头号国宾赫鲁晓夫的一番讲话而发生了一起外交礼仪事件。
一向口无遮拦的赫鲁晓夫在半小时的讲话中,一点也不顾及现场中国人的感受,含沙射影般批评了中国:
“我们应当对当前局势有现实的看法和正确的理解······不应该用武力去试探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
现场有心人一听就明白,这番话批评的是中国去年的炮击金门行动与中印冲突。
连翻译都感觉到这些话流露出来的不友好意味,在宴会开始前就将译文同周总理商量。
得知译文的毛主席当即决定取消自己的讲话。
(赫鲁晓夫与毛泽东在宴会上碰杯)
两天后,中苏两边高级领导人在中南海举行了正式的会谈,正是在这次会谈中爆发了开头提到的激烈争吵。
(三)陈毅元帅舌战赫鲁晓夫:什么第一书记你不对我们就不听你的!
中南海怀仁堂的这次会晤,与其说是一场会谈,更不如说是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论战。
双方几年来积攒的矛盾分歧在此次会谈中彻底暴露,从最开始的沟通协商、理性克制发展到各说各话、互不相让。
途中赫鲁晓夫甚至一度被气得脸红脖粗、情绪几近失控。
起初,在中美人质、台海问题上,苏联人基本认同了中国的看法,赫鲁晓夫一方面转达了美国人的说辞,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尊重理解台湾是中国内*的立场,只不过在具体策略上有不同的观点。
随后话锋一转,赫鲁晓夫在印度一事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不满,引起了中方的愤怒。
他说,领土边界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适当退让是很正常的办法。过去苏联就退让给伊朗、土耳其一些边境领土。
现如今西藏的边境不过是一些寸草不生的荒地,就是让给印度又会怎样呢?
周恩来立即反驳道:
中国不会占领别人领土,其他国家也休想占领中国一寸领土。割让领土这种丧权辱国的事情我们绝不会做!
说完这番领土无用论,赫鲁晓夫继续把口水放在了中国有错论上。
紧接着,赫鲁晓夫进一步将朗久事件造成的印*伤亡归咎到中方身上。
他指责中国为什么要在边境中打死印度士兵,为什么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边界争端。
面对赫鲁晓夫接连不断的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一旁的陈毅元帅此时已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拍案而起,将对方反驳得体无完肤。
他说,印度人主动越过中印习惯线,又跑到中国哨所后方向我*开火,难道中国只能眼睁睁看对方开枪不能还击吗?难道中国只能将自己9万公里土地拱手相让吗?
赫鲁晓夫却在此做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比方。
他说苏德战争中苏联面对德国的大规模进攻,直到过了一段时间斯大林才下令开火。
也就是说,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国应该学会忍让克制。
陈毅讽刺道:
赫鲁晓夫这样的做法只能起到迁就尼赫鲁的作用。
(赫鲁晓夫访华图片)
一听到迁就两个字(据王稼祥所说,翻译将陈毅的话错译成了迁就主义),赫鲁晓夫立即暴怒:
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我们苏联人长期以来是世界上备受孤立的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来没有在原则性问题上迁就过别人!
陈毅不甘示弱,以社会主义为切入点反驳道,中苏同样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苏联老大哥要去公然支持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作对?塔斯社为什么要发表这样一份亲者痛仇者快的声明?
几回合交锋下来赫鲁晓夫几乎没有招架之力,既不得势也不得理。
面对气势逼人的陈毅元帅,他企图以职务高低扳回些颜面,发怒吼道:
“干什么,比*衔,我是中将你是元帅,可是我在*内是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懂吗?”
陈毅不慌不忙地回击道:
“不错,您是第一书记,可第一书记也得讲道理,您说得对的地方我们听取,不对的地方,我们就不听。”
赫鲁晓夫理屈词穷,说:“我看最好先搁置一下这个问题”。
(陈毅将*)
会谈进行到这个程度,更像是一场“赫鲁晓夫舌战群儒”(和诸葛亮不同的是,赫鲁晓夫全程被中方压制)。
周恩来、林彪、陈毅等人屡屡摆出一个个事实,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向对方解释印度的挑衅和中方的隐忍,可基本上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四)赫鲁晓夫对印*策
上世纪50年代,自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掌权后,苏联的外交方针出现了某些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推行同美国的和平竞赛,化解斯大林时期造成的僵化局面。
赫鲁晓夫认为,在核战争的恐怖后果下,苏联和美国应该尽力避免热战,追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以发展国力,最终实现和平赶超西方国家。
另一方面单单依靠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苏联也要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良好的关系,力求将这些国家纳入到社会主义轨道中。
其中印度在苏联争霸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赫鲁晓夫在年这样说过,如果印度在中国之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西方资本主义将决定性地衰落下去。
为此,他摈弃了意识形态差异,大力向印度输血(包括出售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武器装备),力图将印度拉拢到自己一边。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态度。
对苏联来说,中国保卫领土完整要在配合苏联战略的前提下进行。如果自己表态支持中国无疑会将印度推到资本主义国家一边。
因此中国在这场冲突中占不占理,对其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故而在和陈毅的论战中,赫鲁晓夫总是拒绝听取有关“麦克马洪线”的来龙去脉。
他唯一在乎的是避免得罪印度、逼迫中国向印度让步以博取印度的好感。
(五)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赫鲁晓夫与陈毅等人的争执被一旁的毛泽东默默看在眼里,对方的底牌已被看得一清二楚。在会谈的末尾,他对此做了一番总结性的发言。
毛泽东说:
你把好多项帽子送到了我们头上,我们做的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么我们也回敬你一个帽子——右倾机会主义。
毛泽东气定神闲地说:
“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中国无意将势力扩张到南亚次大陆,但是印度也休想染指中国的一草一木。
就这样,两边在极其不愉快中结束了会谈。
事实也确实如此,赫鲁晓夫的右倾机会主义清晰地表现在3年后的中印边境战争当中。
当时恰逢古巴导弹危机,一场核武器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争取中国的支持,赫鲁晓夫干脆利落拒绝了印度要求*事援助的请求,批评印度人在那些高原上打仗不值得。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
shx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