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维三管齐下,方得始终

2024/8/19 来源:不详

梦想家在聚光灯下呐喊: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励志家在舞台上表演: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科学家做了很多实验:如何改变世界,如何改变自己,你得知道三个关键要素。本文内容主要来自《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一书。该书作者是来自美国的一对兄弟,奇普·希思,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丹·希思,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Thinkwell(思睿)新媒体教育公司创办人之一。另外,大陆还引进过希思兄弟的《瞬变:让改变轻松起来的9个方法》,内容跟《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大同小异,随便选一本看即可。心理学研究繁复芜杂,作者先从关于改变的三个事实开始说起。关于改变的第一件事实:看似是人的问题,实则为情境问题。心理学案例是著名的爆米花实验。几乎所有讲意志力、控制力或自控力的书都会引用这个心理学实验。康奈尔大学“食物与品牌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布赖恩·万辛克主持开展了这项研究。万辛克教授在《瞎吃》一书中描述了实验结果:“我们还进行过其他爆米花实验,无论实验细节怎么调整,结果始终都不变。不管电影院在宾夕法尼亚州、伊利诺伊州,还是艾奥瓦州,也不管放映的电影是哪种类型,所有爆米花实验都得出了一样的结论——食物容器越大,观众的进食量也就越大。就是这样。”关于改变的第二件事实: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大脑内部始终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运作系统。第一个是情感面,这部分自我属于天性本能,能够感知痛苦,获得快乐;另一个是理智面,也称为反思系统或者自觉系统,这部分自我能够深思熟虑,能够条分缕析,能够思索未来。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其杰作《象与骑象人》中使用的类比,为这两方的对峙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在海特眼中,我们的情感面像一头大象,理智面就是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握缰绳,俨然一副领导者模样。但事实上,骑象人对大象的控制水平忽高忽低,并不稳定,毕竟跟6吨重的大象比起来,骑象人显得很渺小。如果大象和骑象人对于前进方向的意见相左,那么骑象人注定会落败,毫无还手之力。大象的弱点是好逸恶劳,反复不定,总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冰激凌甜筒)而放弃长远的好处(苗条的身材)。反之则是骑象人的优点,擅长超越当下,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大象的优点是掌管着爱、怜悯、同情和忠诚等诸多情感。为了保护孩子而奋不顾身的强烈本能,这是大象的力量;为了坚持自己而挺直胸膛的勇气,这也是大象的力量。反之则是骑象人的缺点,原地踏步,停滞不前。骑象人往往会过度分析,过度思考。想要追求改变,必须双管齐下。骑象人制订计划,指明方向,大象则使人前行。所以,只有骑象人而没有大象的团队,能够达成理解却毫无动力;只有大象而没有骑象人的团队,大家空有热忱却没有方向。想要改变,往往意味着修改已经自然而然形成习惯的动作,而改变习惯则需要骑象人小心监督。期望的改变越大,消耗的自我控制力便越多。而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这是著名的饼干与萝卜实验得出的结论。假如有人跟你说,改变很难是因为人们生性懒惰或者心生抵触,那可真是大错特错。原因恰恰相反,改变很难是因为人们不堪重负,甚至耗尽了力气。关于改变的第三件事实:看似心生抵触,实则方向不明。明白了大象与骑象人的关系,我们就能理解为何对同事讲道理效果很差,因为讲道理只是说服了骑象人,大象并不为所动。这意味着,如果你说服了同事的骑象人,却没能打动大象,那么同事就会只知道前进方向,而不会产生前进动力。或许他们的骑象人能够暂时驾驭大象,掌握主动,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改变无法持久。作者用一个实际案例说明了这个问题,案例来自约翰·科特与丹·科恩合著的《变革之心》,美国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高管为了说服老板大幅调整采购流程,以降低采购成本,将公司从各家工厂采购的中不同的工作手套做了一个“手套塔”,摆满了一个大会议室,手套上都有真实标价,比如,两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手套,一副标价3.22美元,另一副标价10.55美元。每个参观的领导和同事都目瞪口呆,心中大象被强烈触动,改革得以顺利实施。上述三个关于改变的事实都有坚实的心理学实验和实际案例支撑。作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改变”整理出一个简化框架。指挥骑象人。看似心生抵触,实则方向不明,因此必须提供清晰明确的方向。激励大象。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骑象人不可能靠强迫来让大象长时间服从,因此必须从情感面入手,让大象愿意配合你,一同上路。营造路径。看似是人的问题,实则为情境问题。我们把情境(包括周围环境)称为“路径”。路径营造好后,即使不考虑骑象人和大象,改变都会更容易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书把三要素分开来谈,但三要素是彼此依存,息息相关的关系,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涉及到另外两个。成功的改变势必连通整个框架中的三大要素:骑象人、大象、路径。指挥骑象人的三个方面1、找到亮点找到亮点,推广经验,向成功者学习,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实不然,对于大多数事情,我们似乎都忍不住紧盯负面情况。一群心理学家阅读了多篇文章后得出结论:人类行为和知觉的方方面面,无不符合一条原理——“坏比好强大”。证据一:拿出一堆关于好事情和坏事情的照片给大家看,人们把目光停留在坏事情照片上的时间会比较长。证据二:在人们眼中,他人的坏事总是比好事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人们更关心坏事,更常谈到坏事,对坏事的记忆也更持久,评价他人时,坏事也更有分量。这种模式根深蒂固,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员称之为“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的不对称性”。证据三:一位研究人员调查了17项关于如何诠释生活事件的案例,比如球迷怎样诠释体育赛事,又比如学生怎样在日记里描绘日常学习生活。从工作、政治、运动到个人生活,不论在哪个领域,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提到(然后试图解释)负面事件,而不是正面事件。坏比好强大。正如美国文学评论家莱斯利·菲德勒所言,许多小说家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36783号-11

    今天是: